冬奧會開幕在即,辰安科技、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與北京理工大學“冬奧會公共安全綜合風險評估技術”項目組為冬奧會延慶賽區生命線“把脈”,為支持保障冬奧賽事順利舉辦打下堅實基礎。
全面摸查生命線事故風險點,實現風險隱患底數清
“冬奧會公共安全綜合風險評估技術”項目組利用“生命線系統運行設施風險識別與評估技術”針對冬奧外圍保障區張山營鎮以及外圍周邊的延慶新城、沈家營鎮等進行了生命線事故風險的全面摸查。其中涉及張山營政府、小區、醫院的LNG氣化瓶組站,輝煌國際旅游度假村槽車,龍聚山莊的管道、調壓箱,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北京輸氣管理處延慶分輸站輸氣設施等35個燃氣事故風險源;13條直供架空線路、13條直供電纜線路、張山營供電所公共充電站、變電器、儲電站等11個供電事故風險源;供熱一次管網、北京京能延慶熱力有限責任公司等6個供熱事故風險源;延慶賽區造雪引水及集中供水工程、延慶賽區應急水源保障工程、佛峪口水庫、佛峪口水廠等7個供水事故風險源;城西再生水廠、排水管線2個排水事故風險源;通信基站等6個通信事故風險源。
系統把脈賽區綜合管廊,達成風險評估情況明
同時,項目組對延慶賽區的綜合管廊進行了把脈。綜合管廊承擔著冬奧會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排放、電力、通信和有線電視轉播等市政能源輸送任務,是保障延慶賽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奧運村、媒體中心等場館良好運行的能源“生命線”。經分析評定延慶賽區綜合管廊本體以及附屬設施的風險等級為Ⅲ級風險。綜合管廊在建筑施工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均已符合要求,但仍要關注因地質、地震災害、恐怖襲擊事件等造成的綜合管廊事故,以及因管理不當、違章作業等造成的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觸電、淹溺、火災、高處墜落、坍塌、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

及時更新評估數據至系統平臺,保障風險監測動態準
評估數據被及時更新至延慶賽區示范應用系統“延慶區冬奧風險評估與運行保障系統”,評估結果通過“‘一張圖’系統-可視化方式”和“風險評估紙質報告”兩種方式提供給延慶區應急局等相關部門及領導。項目組針對所有的風險事件均提出了相應的管控措施,其中根據燃氣和供熱風險評估結果,已在高風險管段布設8個供熱傳感器和5個燃氣傳感器。風險評估數據與結果指導了延慶區生命線運行項目傳感器布設工作,利用物聯網監測手段輔助保障生命線安全。另外,針對系統中提示的儲能設施、綜合管廊等高風險點,延慶應急局聯合相關部門開展了精細化的隱患排查,加強安保工作。

接下來,“冬奧會公共安全綜合風險評估技術”項目組將持續做好成果轉化工作,準確把握冬奧會期間城市公共安全風險評估的需求,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提供有力的技術與服務支撐。